台北攝影#574期
〈私寫真:鄧南光的迷你相機攝影〉
撰文◎陳學聖
攝影◎鄧南光
迷你相機(subminiature cameras),通常被稱為間諜相機,因為相機的體積很小,適合隱匿的拍照。其實在定義上,只要底片面積小於135底片(24X36 mm)的相機都算是迷你相機。只是在1960年代開始流行的半格相機(底片面積 18X24 mm)的體積通常跟一般135相機差不多,因此通常被排除在這個範圍之外。攝影家鄧南光(1907-1971)除了他在台灣攝影史上卓著的貢獻外,跟許多攝影愛好者一樣,他也是一個相機發燒友。他在日本就讀高中時存錢買的Kodak Autographic相機在1920年代的售價至少要美金20元以上,是當時一般店員的年薪。在留學東京法政大學期間(1929-1935),他除了購置了最經典的35釐米相機— Leica A之外,應該也蒐集了不少當時日本仿製西方國家的機型。1935年回台在台北博愛路經營南光寫真機店後,攝影器材更是他的專業。
鄧南光喜好的器材其實也反應著他即興寫實的風格。除了30年代後期著名的 Leica IIIa外,他對輕巧隱匿的機型情有所衷。從早期的Mycro I到後來的Minox III及Rollei 35,這些迷你相機不只是攝影家的玩具,也是街頭抓拍的利器,可以讓攝影者如入無人之地。攝影者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不再橫隔著巨大而令人生懼的黑色機器,這時候攝影者大半張臉總會面對著被攝者的目光。個性溫和的鄧南光就在這些小小的機器後面,溫柔的按下快門,跟被攝者打招呼。
在現存的底片中,鄧南光的迷你相機攝影主要是集中在1958 至1966年之間,使用的相機以Minox III型為主,底片的大小是8X11 mm。另外有部分底片是使用16釐米或超16釐米的軟片(與16釐米的電影片相同) ,底片的大小分別是10X14 mm及12X17 mm。由於在鄧南光遺留的相機中並未有使用超16釐米的機型,但以拍攝年代來判斷,有可能是使用義大利的GaMi。這批底片在拍攝當時曾經由鄧南光親自洗出部分照片,但是大部分的影像在半個世紀以來並沒有機會曝光。雖然在鄧世光先生的守護下,使用無酸片套並儲放在防潮櫃中,但是歲月的痕跡仍帶來極大的影響。這批底片幾乎全部有藥膜反銀、剝裂與發霉的問題,加上長期堆放所留下的刮痕與髒點,在滾筒掃描後如雪花般的雜點成為修復上的巨大挑戰。不過在審視這批底片的同時,這種彷彿跟著攝影者回到拍攝現場的親密感是一種珍貴的經驗。在一捲2至30張的底片中,可以見證到鄧南光對攝影的執著,不管拍攝的題材為何,總可以看到他不厭其煩的尋求不同的角度與快門時機,直到到晚年仍然津津有味的觀看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這種態度在許多攝影前輩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就如美國攝影家沃克、伊凡斯(Walker Evans,1903-1975)一樣,這些攝影家好像擁有一雙飢渴的雙眼,永遠不會厭倦攝影。
由於這批底片僅經過初步的數位化處理,後續的修復與資料建立仍有很長的路途要進行。雖然大部分底片中的人事物資料都有待查證,但是光是影像本身仍足以呈現攝影家細微的觀察力,帶領觀者進入半個世紀前我們既孰悉又陌生的台灣。相對於大部分攝影展萬中選一的挑照片方式,這次展覽使用大量的印樣照片來呈現攝影者在拍照現場的思維。印樣照片是攝影者的私密檔案,所有的步伐與律動,到底是運氣還是眼光,在印樣中往往是無法遁形的。就在這些看似粗糙﹑質樸的影像中,就隱藏著鄧南光這位攝影家的鑽石光芒。
編者註:
《鄧南光-間諜相機的瞬間影像展》於2011年11月22日(週二)∼12月1日在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視覺藝術中心大夏藝廊展出。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視覺藝術中心:http://iac.sce.pcc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