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攝影#567期
〈從作品看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的人文意象(4)〉
周 文(國立台灣美術館 研究組副研究員)
林柏樑1952年生, 1975-76畫家席德進入世弟子並自習攝影。曾任皇冠雜誌、時報周刊、時報雜誌、大自然雜誌、新聞局英文月刊、人間雜誌、雅砌雜誌特約攝影。1986年首次個展「鹿港龍山寺初探」。 1994年獲得吳三連獎-藝術類攝影獎。攝影理念:「攝影具有先天俱來的見證特性,應該去見證、記錄闡述或發陽,或批判時代的變遷,才不至糟蹋其生命力及時代意義。台灣在追求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盲目西化,達成經濟奇蹟之後,本土的豐厚文化,也破壞得差不多了,傳統文化所積藏的倫理、道義、廉恥、互助等人文精神已快速的被商品經濟擊垮了。身為當代的攝影者,記錄並批判社會的急速變遷及缺失,是責無旁貸的職責。」42。社會快速變化,許多舊傳統的觀念受到很大衝擊,林先生除強調攝影的記錄功能之外,也提出批判的效用,對於社會不平的現象,以攝影捕捉並報導已盡到攝影人的社會責任。
謝三泰1958年生,澎湖水產學校輪機科畢業。曾任自立早報、雜誌社攝影組招集人及攝影記者。攝影理念:「透過觀景窗記錄我的故鄉澎湖,以及為弱勢族群做個關的紀實,並為過去的事物留下珍貴的影像。」43。作者對於紀實留下影像的意念,從作品可以清楚的看見,但作品內容的藝術性表現,仍有其應有的因素,很強烈打動觀賞者,此也是作者本身是攝影記者,所具有的敏銳觀察力。
葉清芳1960生,1973年至台北求學,1982年全國大專院校攝影比賽黑白組金牌獎,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服完兵役,進入時報新聞周刊服務,1987年在台北爵士藝廊首次攝影個展“殘影解像”。1996年前往巴黎遊學,1998年返回台灣成立葉清芳工作室,2001年開設芳芳大酒家,專賣自家牛肉麵及滷味,2005年因酗酒長日肝病復發猝逝。解嚴前後系列1-26創作自述:「我喜歡誠實面對自己,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就是我。作為一個喜歡攝影和藝術的工作者,社會-藝術,藝術-生活,或許,(我也只喜歡這樣)創作就是如此。我不反對攝影、繪畫、藝術的意義,但我受不了有些人把它當成偉大的事業,或是扭曲自己迎合世俗的眼光。攝影其實應該很簡單,它有反省,有藝術、美學、紀錄、社會、新聞、生活…,就如同繪畫、文學、電影,它是存在,且有積極的成分,但可作不可說,說多了,就表示你作的太少。(葉清芳)」44。
肆、結論~寫實攝影的變奏
藝術的發展有其轉折和變化,報導攝影在台灣有一段時期是攝影的主流,但近年攝影多元化及錄像藝術的興起,漸漸給人一種接近結束的印象。但就如生命的演化,不會只是直線式的走向,多少會出現曲折轉彎的事實。報導攝影除前文所說,歷經前輩攝影家的努力及社會環境影響,展現了許多精彩並深具人文思想的作品。報導攝影家對台灣攝影所產生的價值,應該是對價的關係,意思是說攝影家的創作和台灣攝影是息息相關,相映當時的社會人文環境,最主要的是他們能夠藉由攝影鏡頭,表達出攝影家對於社會的人文情感,不但能產生共鳴結果也保留當時真實的記錄。另即是建構台灣攝影這塊歷史場域,補足攝影發展的完整性。
有人認為在台灣寫實報導攝影已經式微,沒有延續發展的可能,此是比較一般的看法。但藝術的生命是不易停滯或消失,最有可能是轉折變化成為新的形態出現。這轉變也許將具體的影像支解,攝影家的理念更為強調突出,相互的互動關係和觀賞者詮釋,也是攝影藝術的部分。此轉變不再是傳統寫實報導攝影原來的面貌,可是以攝影表達的人文關懷精神依舊傳遞承接,攝影離不開人的活動和思想,此也是攝影相關緊扣的環節,從人文意象化約寫實報導攝影風格的延續及轉化歷程。這裡我們嘗試由簡榮泰和沈昭良二位攝影家的作品來看,報導寫實的人文精神轉化和再現可能。
簡榮泰,1948年生於台北縣新莊市。台北攝影學會、中華攝影教育學會、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美國紐約攝影學會等會員。台灣省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資格。1972~2007年35年間歷任電視廣告影片和記錄影片攝影師、攝影指導、導演。現任簡榮泰影像工房總監、台北攝影雜誌總編輯。對於攝影他說:「今電子影像正不斷地推陳置新,使傳統攝影面臨了巨大的衝擊與挑戰。藉著電腦影像軟體程式的處理,可突破一般攝影的限制,更能把攝影創作的範疇無限延伸,是之產生前所未見的視覺效果。個人嘗試以新電腦技術來開拓攝影新境界、新視覺。」45。作者已有突破創作的可能,因其對於電腦科技的應用,使作品創新並嘗試呈現新視覺的領域。而在創新過程作者又再度返回寫實的可能,攝影因素充滿不可預計的發展性,但是終究必須回歸生命現象的表達。
這四張由簡先生提供的作品,乍看是一種抽象的構圖,但我們反覆的閱讀作品,可能會得到作者的鏡頭並不只是冷冰的抽象構圖或光影的捕捉,簡先生是以〝生命〞的角度看對象。對象的生命藉由鏡頭流露出來,觀賞者的觀賞,也是以生命意象的共鳴傳達。寫實的可能性再次藉此轉化,也突顯寫實風格延續的應然性質。
沈昭良,1968年生,1989年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現世新大學)電影科編導組畢業,1995年日本工學院專門學校映象科畢業,2005年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畢,2009~2010年國立中央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2003~2008年自由時報影藝中心攝影副召集人,1996~2003年擔任自由時報攝影記者。「映像南方澳系列1-20」創作自述:「歷時近6年,往返不下四十次的紀錄過程裡,經常有朋友問及,何以對南方澳情有獨鍾?記得第一次接觸南方澳是在1995年深秋的午後,由花蓮駕車經蘇花北公路北返途中。一路上,湛藍的天空、無盡的海景,加上吹進車內的徐徐涼風,伴隨著我和那部四處征戰的老爺車,在婉延的山路上緩慢前行。就在接近蘇澳的蘇花公路北端盡頭,浪濤依舊來回拍打著海岸,人的活動卻變得頻繁,零星的漁船也逐漸出現在海的另一端。當車子繞行過櫛比鱗次的凹凸海岸線,遠眺的漁港景觀映入眼簾,隨著車子與山路的纏繞,漁港變得若隱若現。不久,我來到足以鳥瞰全漁港的高點,夾雜著大海、魚腥和涼風的氣味撲鼻而來。壯麗的海岸景觀和漁港風貌宛若畫作般在我眼前展開,港內除了徐緩移動的船隻和偶爾劃破靜謐的校園鐘聲,乍現的漁港雰圍顯得格外寧靜、祥和。
在佇足飽享自然美景後,我順著山路下行,繞經行人熙攘的街區,南天宮內的信徒忙著焚香膜拜,廟前的老人專注於觀棋對奕,沿著港邊林立的商家賣力地高聲吆喝,環港的道路上不時出現修船工人忙碌穿梭,造船廠內上架的漁船早已清洗地煥然一新。最後,我來到舊橋邊,「現撈仔」的漁船心繫魚貨鮮度,急著進港卸魚,安檢人員則絲毫不敢怠慢,忙著迅速上下漁船。時值運搬船滿載鯖魚回航,前方的大型圍網更是擠滿圍觀的人群,卡車來回卸載,吊車發出鏗鏗巨響。此時,如同站在山巔般,雜陳的氣味撲鼻依舊,只是愈發濃烈。
在漫長的記錄過程中,豐富多元的影像素材,雖曾令我迷失於觀景窗外的狹小視野和空泛的快門葉片聲中,隨著對漁港週遭環境的認識和理解,我逐漸在精神上擺脫虛妄與躁進,將視角由隨機的瞬間攫取,擴及特定的雰圍建構,讓影像語彙回歸純粹的具像形式,藉以勾串南方澳不同角落中,綿實渾厚的生命樂章。
冀望作品中含括:漁業活動、周邊產業、外籍勞工、宗教慶典及生活樣貌等觀察的紀實影像,聊足以勾勒南方澳漁港植基於漁業及地理論述背後的環境結構和社會脈絡,並透過影像中所凝結,當地人民的堅毅性格和樸實風情,傳達些許海洋子民面對未知的無悔與綿長。(沈昭良)。」46。一段很長的自述文字,可見作者本身豐富的文學情感,在這情感觀看對象會產生不同的詮釋,帶給觀賞者無限層級的沉思。攝影最精采的表現在於由〝真〞轉化成為〝美〞,許多寫實攝影家眾世紀錄的功能,但經由他們詮釋之後,真和美相合為一,此也是寫實報導攝影最令人嘆服之處,不失掉真和美的質性,卻能握持著真創造出美。
台灣攝影有許多風格,各自也有發展的領域,產生許多各類型風格的攝影家。但有些攝影家除拍某風格作品之外,常會有不同風格的作品出現,所以想將某位攝影家設定於那一類型風格,有時是會有事實的困難。就如報導寫實攝影的界定,如果過於狹隘,可能會限定於報導的功能,對於藝術的要求就較不嚴謹,因所講求只是真實事件的報導呈現。因此對於報導寫實的攝影風格,應可以廣義的觀點來說明,才不會將過多的限制強加在此風格的作品,限制其發展的理路及方向。當然也不能無限制擴大,將所有攝影風格都包括在報導攝影之中。台灣的報導攝影包含的範圍,可將主題式或敘事性的影像納入,而不是採取嚴格的限定僵化攝影藝術的發展。
人類特有的理性,使我們能夠抽象思考,而抽象思考的能力,又讓我們能夠作反省抉擇,反省在審美判斷中,是相當重要的過程,歷經這些過程才有可能認識「美」,才有美感產生。當然這樣的說法過於簡單,但人們和動物的不同,就在於具有美感能力,而藝術的發生也是源起於此,藝術可說是人類最高的文明成就。我們具有美感能力,因此能認識藝術及傳達美感經驗。以美感概念解析攝影作品,其思想理路乃在於作品內容本身,所引起的人文景觀和意識型態,如此的攝影觀念觸及隱藏於背後的人文觀念,就是這樣的走向,這樣的取捨,作品表現出的風格,值得我們深入的研究探討,攝影的藝術價值於此被我們肯定和表現。。(全文完)
注釋:
1.吳嘉寶(1998)〈報導攝影在台灣〉,視丘攝影藝術學院,視丘攝影圖書館,
2010.08.26上網查閱。
2.吳嘉寶(1998)〈報導攝影在台灣〉,視丘攝影藝術學院,視丘攝影圖書館,
2010.08.26上網查閱。
3.蕭永盛(2001)《影心‧直情‧張才》封面,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4.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119,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5.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52,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6.李鳴鵰(1991)《李鳴鵰攝影集-光復初期台灣風貌》前言,李鳴鵰發行出版。
7.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116,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8.吳嘉寶(1998)〈報導攝影在台灣〉,視丘攝影藝術學院,視丘攝影圖書館,
2010.08.26上網查閱。
9.張照堂(1988)《影像的追尋上、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序文,光華畫報雜
誌社。
10.黃燈煌(2006)〈薪火相傳〉,《逐漸消失的影像-陳石岸攝影專輯》序文,國
立台灣美術館出版。
11.陳石岸(1998)〈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12.謝震隆(1999)《謝震隆攝影展及著作出版-作品風格》,謝震隆印製。
13.謝震隆(1999)《謝震隆攝影展及著作出版-作品風格》,謝震隆印製。
14.黃伯驥(2001)〈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15.張照堂(1988)《影像的追尋上、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88,光華畫報雜
誌社。
16.林慶雲(1998)〈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17.林磐聳編撰(2001)《視覺‧心像-林慶雲》,137,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18.林慶雲(1998)〈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19.周文(2010)《啟動快們-許淵富攝影作品捐贈展專輯》,68,國立台灣美術館
發行。
20.翁庭華(2001)〈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21.翁庭華(2001)〈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22.張照堂(1988)《影像的追尋上、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30,光華畫報雜
誌社。
23.周鑫泉(2001)〈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24.謝佩敏執行編輯(1994)《阮義忠攝影展:回顧》台灣省立美術館編印。
25.阮義忠(2001)〈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26.台灣攝影年鑑編輯委員會(1998)《台灣省年鑑攝影-1997,台灣攝影年鑑綜
覽》1-8,林耕亦發行。
27.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黃則修自述。
28.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王信自述。
29.關曉榮(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30.林柏樑(2002)〈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31.梁正居(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32.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侯聰慧自述。
33.潘小俠(1998)〈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34.潘小俠(1998)〈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35.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何經泰自述。
36.蔡明德(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37.蔡明德(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38.林柏樑(2002)〈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39.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謝春德自述。
40.吳忠維(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41.林清玄(1984)〈簡永彬的鏡頭相對論〉《時報雜誌243期》,53,時報出版社。
42.林柏樑(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43.謝三泰(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44.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葉清芳自述。
45.簡榮泰(1999)〈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46.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沈昭良自述。
參考書籍:
1.台灣攝影年鑑編輯委員會(1998)《台灣省年鑑攝影-1997,台灣攝影年鑑綜
覽》,林耕亦發行。
2.蕭永盛(2001)《影心‧直情‧張才》,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4.李鳴鵰(1991)《李鳴鵰攝影集-光復初期台灣風貌》,李鳴鵰發行出版。
5.周文(2010)《啟動快們-許淵富攝影作品捐贈展專輯》,國立台灣美術館發行。
6.張照堂(1988)《影像的追尋上、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光華畫報雜誌社。
7.林磐聳編撰(2001)《視覺‧心像-林慶雲》,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8.周文(2007)《逐漸消失的影像-陳石岸攝影專輯》,國立台灣美術館出版。
9.謝佩敏執行編輯(1994)《阮義忠攝影展:回顧》台灣省立美術館編印。
參考資料:
1.吳嘉寶(1998)〈報導攝影在台灣〉,視丘攝影藝術學院,視丘攝影圖書館。
2.〈台灣省立美術館主題館(影像館)攝影家暨作品資料表〉。
3.〈台灣省立美術館典藏美術品推薦表〉。
4.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典藏作品作者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