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文章
       

 

從作品看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的人文意象(3)

 

 

周 文

台北攝影#565

從作品看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的人文意象(3)

 周  文(國立台灣美術館  研究組副研究員)

 

 

    關曉榮1949年生,1972年國立藝專畢業,曾任天下時報雜誌主編、恆春國中教師、人間雜誌顧問、自立報系政經研究室研究員、侯孝賢電影社紀錄片導演攝影、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作者經歷多類型工作,人生歷練很豐富,此也是他創作背後很大的資源。對於攝影他說:「紀實攝影為存在於時間和空間變化中的人、事、物,摘取歷史的見證」29。攝影的紀錄姓很強,作者也贊同攝影這方面的功能。林柏樑:「80年中期,人間雜誌出刊,造成報導攝影第二波高峰。關曉榮吉80年代中的佼佼者。作者以工作數年存錢作為長期報導攝影的資本,每個題材均住在當地一年以上,八呎門及蘭嶼記錄,為其平面報導攝影的標竿。80年代深度紀實攝影代表性人物。」30。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經前期攝影家努力發展後,第二波的高峰約在80年代,自立報系和人間雜誌報導攝影群,又再次將報導攝影風潮帶動起來。關曉榮即是此時較活躍攝影家之一。作品的深度和創作態度都有其獨特的表現。

 梁正居1944年生,國立藝專畢業。曾任職於英文週刊、漢聲雜誌、中國時報、經濟日報,現自由撰稿寫作。在台北春之藝廊、台北美國新聞處、台北爵士藝廊等處舉辦個展。攝影理念:「報導、寫實、紀錄三者,是作品提供人的攝影基本理念」31。簡單說明卻很清楚的顯示寫實報導攝影要素。作品「客運車站(彰化)」很有故事性,匆匆的車站人群誰也不在乎誰,受傷的小孩可能引起行人冷漠的一瞥,不算是同情只算是好奇,往往返返川流不息的民眾,像是不停止的機器,繼續的滾動,損壞的零件就地丟棄,順手補添新的空洞,制式的生活是最佳的逃避,沒有是非真假,沒有付出回饋,冰冷的稜角割開人們的距離。作品「阿美人的禮拜(花蓮、奇美)」,哈利路亞!神!將永遠與我們同在,查讀聖經和高唱聖歌,都是原住民宗教的禮讚,從內心有感而發,平日不順利之事,藉由上帝的信仰揮掃殆盡,只存善良的執念,眼裡盡是天下美景,神!真是非常奇妙的存在。作品「火車運煤(鶯歌)」,火車造型本來就具深厚的敘述性,蒸氣四處噴發,滾動的車輪聲音,都會有令人訴不完故事的感覺。氣笛聲響,帶走多少離鄉遊子。作品中的運煤貨車,雖不是客旅火車,但從觀賞的角度,也許能消解遊子濃濃無法解開的思鄉愁緒。

 候聰慧1960生,自立晚報攝影、Taiwan News 攝影,2009年高雄縣勞工局「勞動者」個展,2008年花蓮創意文化園區「東海岸影展」聯展,2005年台北當代藝術館「先那度變奏曲」聯展,2004年台南藝術大學個展,2002年「台北雙年展」聯展「電影人」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年法國叱魯斯藝術節「九月的春天」聯展, 1995年假台北攝影藝廊首次個展。龍發堂系列1-21創作自述:「成長中看見自己的痛累積成生命中的愛。(侯聰慧)」32。拍攝主題的選擇常會影響創作者思考背後,悲天憫人的情懷應然而生,特別對於弱勢團體的解讀詮釋,常常引發作者無法自我掌握的情感,攝影的美感傳達,可能藉此流露出的意象使我們有所感觸知覺。

 劉振祥,1963年生,復興商工美術科畢業。專長報導、民俗及劇場表演攝影。作品曾在爵士攝影藝廊、台北元穠茶藝、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展覽。曾經擔任電影、公立單位及政黨等攝影文集編輯工作。作品「王得祿墓園(新港鄉)」和古人並列而立,承續著有風有雨的日子,依舊喜悅滿心,依舊淚流滿面,石像安靜沒有回音,不是它無情,只是早已遺忘人世間種種一切,吹奏一曲悲歌,聊慰安息已久的古靈。作品「新港春風少年兄」列坐一排的鏡頭,常見於團體的合照,排排坐的青少年,各有各的姿勢和表情,相信不久將來,也是各有天地,誰有成就,誰有名利,觀賞者無法從這幅作品見出,照片中的人物是公平的,都是攝影者所製造的影像。

 潘小俠1954年生,簡歷敘述1980年開始拍照記錄蘭嶼系列作品。1987-1995年擔任自立早報攝影記者,記錄台灣政治和文化影像。1997年任職台北228紀念館,拍攝228的母親群像。1998年自行推薦「台灣戰前畫像系列」、「醉巡系列」、「部落之行系列」參加美術館典藏。創作理念「以記錄台灣土地人文生命的原貌精神的影像」33。

    台灣攝影對於〝酒國風情〞涉獵的攝影家,只有鄧南光和潘小俠二位作品被本館典藏。潘小俠對於酒國並不陌生,拍攝作品也有其表達方向。「醉巡系列在1987-1990期紀錄台北底層社會的原貌,在創造紀錄醉巡系列我嘗試再喝醉後在記錄底層的影像,是記錄一個時代原貌」34。這系列作品很真實的將底層生活的人們呈現,沒有經過修飾或安排直接捕捉所要的鏡頭。而鄧南光的酒國風情,表現出那些人特有的氣質影像,就算喝酒歡樂的場面,也是規規矩矩的端坐含笑聊天。從事陪酒工作的女性面對鏡頭時,每位端莊靜淑拍攝起來有如貴婦。這些作品和潘小俠直接呈現的作品,有相當不同的距離。此也是寫實報導歷經時光歲月,攝影家的觀念有所改變,社會大眾能夠接受真實的面貌,所以兩位攝影家有差異甚大的影像出現。

 何經泰,1956年生,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雜誌、時報週刊、民生報、自立早晚報、時報新聞週刊及工商時報等攝影記者。現任Smart理財生活雜誌攝影主編。都市底層系列創作自述:「三年來,我試著尋找一種方式,去面對台北、人和自己。1986年左右台灣股市衝上一萬二千的高點台北市金錢遊戲氾濫珠光寶氣,我『偶然』地撞進了另一個台北;一個貧困無告黑暗絕望的台北。我誠懇、真實地面對這些人,也讓這些生活在都市底層的人,沒有忿慲、驚恐和防衛地在充分自覺和同意下面對我的相機,更讓觀者凝視面對這些人。(何經泰)」35。拍攝弱勢者比拍攝一般人來的困難許多,因為他們對於人們並不信任,自我防衛的心裡很強,必須經過多次溝通取得應有的信任,才可能獲取理想的鏡頭,傳達作者所思考的意象。

 蔡明德,1955年生,花蓮中學、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人間雜誌、首都早報、自由時報攝影工作,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作品充滿新聞報導的格調,捕捉社會發生的事實,在記錄中彰顯出背後的藝術性格。作者和作品都具強烈的〝真實〞風格。「這張待宰籠中虎照片,曾讓台灣被認為是一野蠻國度。攝影地點:台南白河。(蔡明德)」36。「台北市國大代表選舉的造勢活動,請來脫衣女郎,透露出選風敗壞,與選舉的惡質化。攝影地點:台北松山。(蔡明德)」37。

    周慶輝,1956年生,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曾任首都早報、新新聞週刊、民眾日報及時報週刊攝影記者。作品主題「痲瘋村紀事」相當震撼,也掀開一幕一幕不為人知的麻瘋病人的生活,和其生命的脆弱。無情的病痛隨時隨地吸取生命的源起,死亡是他們必須的總結。

    謝春德,1949生於台灣台中,1966年開始繪畫作品多次得獎。1967年開始攝影及拍攝實驗電影。1979-2001年拍攝「雲門舞集」、「蘭陵劇坊」、「雅音小集」、「當代傳奇」、「太古踏舞團」、「光環舞集」、「優劇場」、「表演工作坊」等表演團體之舞台攝影,1974-2000年拍攝時裝、時尚設計師個人作品,唱片封套及海報,平面廣告攝影、電視廣告影片獲時報廣告金像獎多次。林柏樑:「作者在1969年20歲即以超現實手法展現新銳風格,可謂台灣第一批從事現代攝影之少數先驅。40年來從未間斷攝影創作,且藝術領域寬廣,風格強烈皆有階段性成長,難能可貴;由60年現代主義風潮至70年代寫實人文風格,80年代新古典抒情風格,90年超寫實風格,90年代末至21世初以傳統攝影結合電腦數位化,部斷創新求變……見證台灣攝影史之演變,具史料及創作保存研究功能」38。這段話很清楚說明謝春德在台灣攝影的重要性,而其創作風格多樣化不斷創新。攝影家的創作生命,如果停滯不前缺乏創作動源,其作品很有可能是一張空洞無藝術活力的成品。在時代的臉系列創作自述:「紀錄當代的人物肖像作為時代的徵記。(謝春德)」39。

 吳忠維1967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碩士,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社會研究所博士班。曾任新文化雜誌攝影編輯、自立早報攝影記者、台灣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助理及黑白新聞週刊新聞攝影。創作理念:「自學攝影,1988開始進行布農族「桃源村造像」並開始於媒體擔任攝影記者至1995止,專注於當時引起風潮之紀實攝影,而後由於對「紀實」或所謂「報導」之傳統之質疑,開始一連串以拍立得彩色影像之創作工作。由此開啟了之後,顛覆、損毀、破壞,此或自溺式對影像媒材之重新操作,以期達到一新的層次,此後作品以1995之「吳忠維造像」及於居英國倫敦期間之「紀念」系列為代表。(吳忠維)」40。「造像」需透過作者對於被造象者的思考,超越真實與虛假,透過操作的影像,為自己保留創作的記憶。

 簡永彬1958年生於基隆,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藝術研究所專題研究二年。曾任新聞局光華雜誌專任攝影、大地地理雜誌社攝影主編。「我開始拿照相機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是我不拿相機的時候是一個人當我的眼睛穿過觀景窗又變成另一個人。」41。二元論的思考模式,本我和創作我的相異性,在於創作之時區隔開來,雖都是獨立個體,但創作我是在藝術展現階段才可能存在。真實的本我因藝術暫時隱藏,讓創作我如開放的花朵綻開,此應是攝影家創作時特殊的美感經驗。(未完待續)

 
     
   
     

版權宣告 本網站之影像與內文,其著作權皆為台北攝影學會所擁有,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請求內容授權,請與我們聯繫!photo.tpe@msa.hinet.net

台北攝影學會 電話:(02)2542-9968  傳真:(02)2542-9965 陳小姐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