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攝影#565期
〈從作品看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的人文意象(2)〉
周 文(國立台灣美術館 研究組副研究員)
劉安明1929年生,台灣屏東海豐庄人。1944年開始接觸攝影,日後成為專業攝影師,曾參加黎明攝影展、屏東縣美術聯展及全省巡迴個展,榮獲日本攝影比賽多項獎項。「1960年代的台灣業餘攝影活動,大部分的喧嘩與熱潮總集結在台北地區……南部有一群人則安靜專一地執著於『寫實』攝影上……他們具備了較為樸拙、本份的草地性格……在這樣的一條路上,劉安明是其中的佼佼者」15。這些話與對於劉安明的評價很高,作品也有相當精彩的表現。
欣賞觀賞者的表情,總是能夠獲得多樣式的情緒表現,畫面中有笑、有驚、有怒、有靜,結合各類型的容貌。雖然有很多人看著相同的表演,卻有許多不同的心理接觸,凝聚的眾人,終將因表演結束而分散,偶然的相識,換來短暫感覺的浮現,最後也是消逝在各自的方向,或許如此的際遇,就當作我們之間的小秘密。
群牛在水中游動,使整幅作品充滿動的意像,泡水的悠閒,是經年辛勤所換取而來,農人彎腰揮舞的動作,和水牛汲水相戲,相互演出流動旋律的舞蹈,鄉間美麗的景色就如此映入眼簾。
牧童站在牛背上,自得其樂的樣子,可見牛兒對主人的信任和依賴,黃昏回家路途的慵懶,一步踏著一步,漫步河堤上的情思,是那麼輕鬆,那麼歡欣。遠方的家園,正升起迷人的炊煙,串聯著母親甜甜呼喚,該是回家的時候了。
林慶雲(1927-2003)生於屏東縣林邊鄉放索庄(今水利村),1960年34歲首次參加攝影比賽入選兩件。「1960年代以前受日本戰後的攝影思潮影響追隨寫實主義攝影。作品多以鄉土寫實之表現為主。1970年以後因心儀德國攝影家摩霍里、拿吉、曼勒等人所倡導的現代主義攝影,故作品風格較趨發掘攝影新視覺亦即FOTOAUGE之創作表現。」16。對於自己作品的創作方向,林先生是以發掘攝影新視覺的可能性,為他的攝影風格,我們觀看他的作品表現,常常有創新意象出現。攝影家創新會有某些意想不到的結果,但敢於創新是需要相當勇氣及對自己的自信。林磐聳《視覺、心象-林慶雲》專輯中,提到1971-72年林先生在明志工專設計中心任職,攝影技術和觀念都有很大的提昇和改變,尤其和台北一些攝影界朋友的切搓更是受益良多。以一位攝影者,身在台北地區定會接觸和參與攝影活動,另外融入西方設計美學的思想,終於建構出獨特的風格,「藉由鏡頭來建立起自己心靈之中的新世界」,對於客觀世界的再詮釋,而產生他自己的攝影理念。他對於父親林慶雲的作品曾有此解析:「以時代的眼睛與社會的良心基礎,採取客觀紀實的手法,攝取鄉土生活的人事景物,見證社會的發展軌跡,記錄了時代的容顏,並為台灣留下豐富的歷史圖像;另則是以內在的眼睛與海洋性格的本質,強調個人主觀的意圖,藉由現實存在的物體,表現強烈自我的精神意志與世事萬物獨特的觀照,為自己在攝影藝術建構應有的定位。」17。這段話很清楚說明林先生的攝影精神。從對象背後攝取鏡頭,是林先生獨特的攝影技法,不但真實掌握發生的事物,也清楚敘述林先生的人文關懷。
林慶雲:「此作已到達作者所倡導的『新攝影視覺』表現之意境」18。
許淵富1932年生於台南市草鞋街北極殿對面巷內,曾厝坊與蕃薯崎吳厝巷附近(現民權路2段64巷6號)。1943年為兄嫂合拍,首次撳快門。1955年以1年薪水購得YASHICA-A,開始擁有自己的相機。日後作品曾獲多種獎項,早期以人物、風景、心象、運動等為主要表現題材,後因涉獵商業攝影,將作品表現於產品目錄封面上,近期則以彩色追尋風景和花卉為主。其作品常運用物體的造型、鏡頭和底片的特性及暗房特殊處理為表現技法。1959年即獲得攝影獎項,1969年後不再參加攝影比賽,全心投入攝影藝術推動工作。許先生以影像傳遞了個人對週邊人、事、物等的敏銳觀察,其鏡頭所捕捉的則是篇篇扣人心緒的生活紀實和抽象形式。從紀錄寫實出發,再發展至主觀意識的形式表現。
2010年4月辦理「啟動快門-許淵富攝影作品均贈展」,有機會拜訪許先生並談論一些攝影的問題。問題:「攝影創作應注意事項及攝影觀念的培養方法?」,他回答的很詳細,其中有關攝影「…… 以『攝影人』追求攝影而言,一張作品必需涵蓋作者內心訴求的意圖,表現在作品上才是重要的。主題的強調、主賓的取捨,取材時機的掌握等條件,利用鏡頭的Perspective(遠近誇張感或遠近透視感)以及Spacing(空間感)和Shutter Chance(撳快門機會)、Technique(技巧)等視被攝體而適當地發揮,使作者的意圖在作品上映像化,即是離開拷貝機的主要方法。」19。攝影不只是機械和技巧,攝影人是理念的顯現。所以不需要頂級的攝影器材,攝影的人才是攝影藝術重心所在。許先生的攝影作品除重視內容的結構之外,另也對人文意象的表現,相當有其特殊的觀點。無論造型或寫實皆有精彩的作品出現。
翁庭華1936年生,1960年開始攝影,1966年獲得台灣攝影沙龍年度獎第一名。「攝影已從“拍攝”時代邁入“創造”的時代,現代攝影所追求的方向是:對創作的態度除了運用技巧、快門機會、視點、光效、色彩之外,把個人的靈魂、感情與思維在畫面上註腳……」20。技巧在攝影家只是一種表達的媒介,藉由技巧將自己所要的註解,依自己的美感經驗傳達出來,使創作成為可能的作品。「1960年開始投入攝影以來,自始至今對人文生活特別關注,因而見證台灣經濟刻苦年代布衣百姓的悲歡歲月,對鄉土生活作了客觀的藝術再現,爾後不斷追求不同創作方向,在攝影藝術領域辛勤耕耘40載的行程,是從具象美的再現,意象美的追求,到靈象美的創造,在藝術疆域裡得到寶貴的經驗。」21。這段很清楚表達創作者的理念經驗,及對於美感層次提昇的要求。從具象的經驗美感,轉接到意象的抽象美,此過程創作者的成長不再是技巧而已,精神心靈的轉化,我們可從他的作品得知,也能證實作者自己的創作歷程。
1964年的創作,翁先生認為可以表現台灣物質匱乏的年代,庶民的純真和刻苦奮鬥的精神。而在攝影家則是由追求攝影藝術的具象美,在此基礎上發展到創造意象美,追求“以象表意”、 “以意傳情”的階段。
許蒼澤1930年彰化鹿港人,17歲時接觸攝影,後參加國內外攝影比賽,榮獲日本CAMERA雜誌彩色部月曆賽年度首獎及最優秀作家獎,作品曾在台灣時報副刊連載。因父親對攝影的興趣,影響他很早就接觸攝影活動,張照堂曾提到他對於攝影的觀點,「攝影算是我的娛樂,不是為了發表,也不為比賽。我是高興完相機罷了,我的作品也沒什麼藝術可言。但是,我確實留下許多本省的鄉土風貌。」22。寫實攝影的記錄性質,是有其獨特的功能,但仍具有相當的藝術性,作品的影像是具一定美感要求,這也是和新聞報導的影像最大不同的地方。新聞報導的影像是以記錄報導為主要功能,而寫實報導攝影雖有記錄性質,藝術性也是重要的因素。許先生雖很自謙的說,他的作品沒什麼藝術可言,我們從他的創作可見到清晰的藝術內涵。
這三張作品表現台灣早期民眾的生活影像,有洗衣、火車、遊戲等鏡頭,充滿小時候的回憶,也留下當時的生活環境真實的影像。如果我們跳離“紀錄”的範圍,以藝術美感來欣賞作品,會有很不同的結果。例如洗衣這張作品,直接給光影、構圖、人物的組合,表現出作者本身對於人文的掌握和精練攝影技巧。這些因素組構,使我們能欣賞到如此精彩的創作。如從文化藝術的角度切入,又是不同的詮釋方式。我們用這些文字說明作品:「流逝的江水,就像已過去的年歲,永遠不再回頭,凸起的河邊不知覺描繪出往事難回的意味,清洗鞋子的老太太,淡淡的告訴人們,我是古老的人群。陽光造成的光影,令人湧起一股過往眼煙,人事已非的情感」。閱讀這作品的說明,會有許多不同方向的敘述,對於作品也許會添加一些可能的說明詮釋。
周鑫泉,1931年生,中央警官學校畢業。曾任警友之聲雜誌主編、中國攝影學會常務理事、台灣省攝影學會副理事長、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常務理事。
對於攝影他說:「『寫實攝影』儼然本土多元化,攝影創作中主流。但是紀實的形式、本質、方向、內涵,都尚待更進一步釐清建檔,各異其趣的表現形式,探索紀實攝影,更開拓的解讀與視野。」23。周先生認為寫實攝影雖已是台灣攝影的主流,但還須繼續探討和研究,讓寫實作品有更寬闊的創作領域。
「收成鹽如山」這張作品主題是那些豐收的鹽巴,經過人力的堆積形成一座鹽山雖看不到人們辛勤的工作,卻仍可以意想全部工作的歷程。作品所隱含的故事很多也很強,不只是我們看見的一些構圖的美感而已,此是寫實攝影最有特色的表現。
經由前所列出的寫實攝影家的努力和突顯風格,很清晰將對於人文的關懷烙下寫實的印記。從注意社會人文現象的攝影理念,漸漸又再度轉換對尖銳社會問題的提問,我們知道許多人對隱藏的社會問題並不熱心探討,或盡量避免讓問題見光,不見為淨的心態在我們之間是很盛行。寫實攝影除具紀錄、藝術功能,對社會問題的挖掘也是很具潛在力,從另一角度詮釋社會人文問題。
參、寫實攝影的另角度人文省思
台灣寫實攝影發展到70、80年代,因受到回歸鄉土運動及解嚴開放等等因素,對於攝影對象的詮釋,不再居限於社會某面向的層次,而是更深入於社會的全面性問題思考。此時期也有從另一角度詮釋實際社會的寫實攝影家,他們並不將攝影鏡頭全部對準一般的生活領域,底層、弱勢及其他主題拍攝,也是他們追求的攝影意象。這些攝影家有阮義忠、鄭桑溪、張照堂、黃則修、王信、關曉榮、梁正居、候聰慧、劉振祥、潘小俠、何經泰、蔡明德、周慶輝、謝春德、吳忠維、簡永彬、林柏樑、謝三泰、葉清芳等人,很可惜國美館尚未典藏張照堂及鄭桑溪的作品。
阮義忠1950年生於宜蘭頭城,作品為國內外美術館所蒐藏,有人稱他是台灣的布列松24。「人和生存環境和時代的互動關係,一直是我鏡頭搜尋探討的焦點,我希望我拍到的是人的尊嚴,而非只是人的外貌而已。」25。事物外表只是一些我們可以見到的表層面,膚淺及無深度是其特有的質性,此層次含蘊直覺表現比理性思考較為突出,沒有深層思想是無法想像鏡頭背後所藏匿的事實。追求“人的尊嚴”,並不是高調說法,是一真實生命的存在。作者對於真實的生命是有其執著,嘗試透過鏡頭詮釋捕捉生命的尊嚴。
黃則修1930年生於台北,小學時向同學借得相機,開始從景觀口觀看人物百象,後來進入台北師範就學,立石鐵臣、國分直一、池田敏雄三位老師對台灣民間習俗、藝術的研究,對黃則修日後拍攝有關台灣民俗景物非常有影響。依據《台灣攝影年鑑綜覽》的〈台灣攝影紀事〉:「1961年黃則修於台北博愛路的美而廉畫廊舉辦『龍山寺』個展,開啟了台灣的寫實報導攝影。」26。這段記事導介出台灣寫實攝影的開始階段,雖然對寫實攝影發展有些跳躍的說法,但可知黃先生在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的重要性,開創主題報導的寫實風氣。「龍山寺系列」創作自述:龍山寺影輯是1951-1961年代我在拍攝16m/m電視影片「台灣民俗與祭典」同時所攝的35/mm靜照。經整理後於1961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假台北博愛路美而廉畫廊展出,承蒙當時監察院長于右任先生題字白聖法師剪綵展出;10日觀眾逾一萬餘人盛況空前。龍山寺影輯始於廟宇建築及花雕棟樑之美集善男信女之禮佛膜拜即每日聚集廟庭的庶民生活有人說我的龍山寺影輯內容太灰澀,但確實是二二八後白色恐怖的巔峰期,庶民生活暗淡無奈的真實寫照。(黃則修)」27。
廟宇是民眾聚散的地方,信徒上香祈福,遊客四方遊走參訪,彳亍街頭的攝影家是很容易捕捉自己喜歡的鏡頭,但能產生系列作品的成果,是需經由攝影家的思考整理,才可能呈現如此繁複加添作者本身意念的顯像。「龍山寺系列」是一組具有藝術性及人文思想的作品,每一鏡頭的產生,充分顯現作者的人文素養,經驗美感的傳達,使觀賞者可以感染作品所要的互動意象。
王信(王惠芬)1941年生,1965-1967年任教於霧社高農,教授博物、生物、獸醫、畜牧等學科,1976-1984年任教於世界新專、實踐家專、銘傳商專教授報導攝影、基礎攝影、應用攝影、商業攝影等學科,1986年起為自由攝影工作者、主持私人攝影教室。蘭嶼再見系列作品相當精彩也深具代表性,雖然有許多人拍攝過蘭嶼,但並不是系統整理的發表,王信的蘭嶼作品深有一種樸實的面向,作者長久觀察以真實的理念報導蘭嶼人,抽離我們自己單方意願的表達。
「蘭嶼再見系列創作自述:1974年我以相機記錄雅美族人的生活時才察覺到過著高度物質文明生活的『現代人』幾乎完全喪失了生物生存的本能,同時也完全忘卻了人類生活的本質。人類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下,自然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及生活型態。以我們的文化模式及生活樣式去橫量別人,這是一種不公平而錯誤的比較法。如果我們不能給別人相同的地理背景,我們就不應該一廂情願地要別人跟我們過相同的生活方式。「幸福」是很抽象的字眼,我們不必去肯定誰比誰幸福,但我們必須懂得尊重並容納各種不同的文化模式及生活行式,同時去發掘、肯定它們的優點,否則人類是難以合諧共存的。目前蘭嶼的生活樣式及文化模式已急速的改變,希望這次的展出能使人們回顧那些被我們稱為原始的、落後的、未開發的土地與上面自然純樸的人性,而有所反思。(王信)」28。
關曉榮1949年生,1972年國立藝專畢業,曾任天下時報雜誌主編、恆春國中教師、人間雜誌顧問、自立報系政經研究室研究員、侯孝賢電影社紀錄片導演攝影、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教授。作者經歷多類型工作,人生歷練很豐富,此也是他創作背後很大的資源。對於攝影他說:「紀實攝影為存在於時間和空間變化中的人、事、物,摘取歷史的見證」29。攝影的紀錄姓很強,作者也贊同攝影這方面的功能。林柏樑:「80年中期,人間雜誌出刊,造成報導攝影第二波高峰。關曉榮吉80年代中的佼佼者。作者以工作數年存錢作為長期報導攝影的資本,每個題材均住在當地一年以上,八呎門及蘭嶼記錄,為其平面報導攝影的標竿。80年代深度紀實攝影代表性人物。」30。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經前期攝影家努力發展後,第二波的高峰約在80年代,自立報系和人間雜誌報導攝影群,又再次將報導攝影風潮帶動起來。關曉榮即是此時較活躍攝影家之一。作品的深度和創作態度都有其獨特的表現。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