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文章
       

 

秘境亞丁神山、藏東、雲南梅里雪山紀行

 

 

卓清順
秘境亞丁神山、藏東、雲南梅里雪山紀行
這是一篇遊記。記錄了我在2004年10月16日-----117的大香格里拉之行。
我們整個團隊26人,從大陸的四川省成都市出發,跨越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雲南省三個中國西部大省,貫穿了香格里拉的精華,包含:有“東方阿爾卑斯”之稱的四姑娘山;丹巴碉樓;塔公大草原和雅拉神山;道孚民居;黃教大寺甘孜寺;雅礱江高原河灣風光;香格里拉精華中的精華稻城亞丁;得榮金沙江第一灣;德欽梅裏雪山;中甸的草原海子……等等,我們的四輪越野車穿行在川藏線,滇藏線上,時間23天,陸地行程3500公里。
回到臺灣的這些日子裏,我一直在想:我們一次次去尋找美,發現美,拍攝美,努力去把世界上一切至美的事物變爲膠片上永恒的回憶。大香格里拉地區的很多地方,我去過多次,秋葉年年飄落,雪山依舊耀眼。但每次來,都有新的收穫,新的感動。我們人類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的時候,才會釀造美。高原上的這種美襯托了人類嚴峻的生存狀態,考驗了人類終極性的生命力,因此顯得格外動人心魄,格外令人回味。人類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異,但這種終極性的體驗卻有永久價值,因此,再現代的人也願意一再地在“香格里拉行旅圖”中把延綿千年的生命力重溫一遍,在23天的日日夜夜裏,我們對著雪山;對著草原;對著磕長頭前往拉薩朝聖的信徒,我們想人生,思榮辱,知使命,遊歷一次,便是一次修身養性。胸襟大了,大香格里拉變小了。然後說:我去過了,我嘗試過了,我有收穫了,我今生無所遺憾了。把此次的日記和照片做了整理,與各位共用。
 
10月16日:臺北/香港/成都
今天當了一天的空中飛人,13:25分,才踏上成都的土地,一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出口,就看到中國西部探險的陳靜橋等候在門口,小陳陪過我們很多次,對四川,西藏,雲南非常熟悉,在高原地區帶隊的經驗也很豐富。26位客人被安排乘坐一部50座的豪華旅遊BUS,給團員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從機場到賓館只有20分鐘的車程,因爲明天就要進入高原地區,我建議小陳給團員講一講高原上的注意事項。
 
10月17日:成都/巴朗山/四姑娘山 (294 公里)
此次香格里拉之行,起點是四姑娘山。這個頭開得真漂亮,頭頂“蜀山之後”的桂冠,有“東方阿爾卑斯山”美譽的四姑娘山距離成都僅有294公里。按照行程計劃,在緊張有序地整理好行裝,9台車之間調試好車載對講機後,團員26人,加上導遊陳靜橋27人,分乘9台四輪越野車,從酒店的停車場按照編隊魚貫而出,開始了大香格里拉23天之行的滾滾征程。
西出成都,經過距今2300多年的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行經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基地,在翻越海拔4400米的巴朗山埡口,停下拍照時,很多團員都是一臉的凝重,對於初上高原的人而言,他們擔心最多的是:在高原高海拔的條件下,會遇到什麽狀況?第一次到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高度在3500米左右,會不會有高山反應?香格里拉之行,會拍攝到什麽?但是,當車隊在盤山公路上爬升,滿山的紅葉映襯著四周的巍巍雪峰和茫茫雲海,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好象忘記了他們所站的海拔高度是4400米,團員中有第一次到高原的,立馬拍照留影,所擺架勢蠻有一股“立馬秋風絕頂山”的豪氣。每個人的身體條件有異,並且從平原到高原,任何人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很多人的高原反應是由於在心理上恐懼造成的。只要是身體健康,心肺器官沒有疾病者,都會慢慢適應高海拔的缺氧現象。
我們今明兩天的重點是四姑娘山,四姑娘山是橫斷山脈東部邊緣邛崍山系的最高峰,山上終年積雪,雲霧繚繞,秀美多姿,而拍攝四姑娘山的最佳位置是在貓鼻梁。貓鼻梁位於巴朗山-----日隆鎮的公路旁邊,17:00。車隊抵達貓鼻梁。天氣晴朗的話,在這裏可以見到從南向北排列的四座山峰,依次爲四姑娘山的大姑娘峰(海拔5052米),二姑娘峰(海拔5276米),三姑娘峰(海拔5355米)和四姑娘峰(海拔6250米)。但當我們滿懷希望的要一睹四姑娘山的美貌時,她卻羞答答的用雲霧遮住了她的臉龐,光線漸漸變暗,憑往日的經驗,只有等到明天早上再來了。
從貓鼻梁到我們今晚下榻的地點日隆鎮只有20分鐘的車程,抵達日隆鎮時,小鎮已經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日隆在幾年前還只是川藏線上的一個小鎮,隨著四姑娘山旅遊的開發,整個小鎮已是賓館林立,我們今晚住的賓館是一家新開張的酒店,叫嘉絨大酒店,由於電力供應不足,整個小鎮的賓館都沒有電梯,大家下車提行李時,都在喘,一看海拔表,高度是3200米。
 
10月18日: 四姑娘山雙橋溝/丹巴 (118 公里)
也許是初次上高原的原因,大家的心情都比較激動,早上5:40分起床,一到賓館大廳,很多團員已經穿戴整齊,在大廳等候了,一問昨晚睡得好不好,好些團員都說有些頭暈,但精神都還不錯。第一次在海拔3200米的高度住宿,有此表現,應該很不錯了。賓館外面很冷,車窗玻璃都結了凍。團員到齊後,我們又開車返回貓鼻梁。由於行前,很多團員對四姑娘山的旅遊資料有過詳細的瞭解,當地人也在四姑娘山的身上傾注了最瑰麗的傳說,好象要下決心讓她吸足世間的至美,好與自然精靈們爭美。當我們架好相機,天還黑濛濛的,6:50分,天邊有了一絲紅光,有人喊了一句,“太陽要出來了。”大家紛紛調好鏡頭,準備大開“殺戒”了,但“蜀山之後”畢竟有她的矜持,厚厚的雲層纏繞在山頂,儘管我使勁吆喝“開吧,開吧”,但這次好象不怎麽靈了。要仰慕四姑娘山的美豔只有等到下一次了。考慮到上午還要進四姑娘山的雙橋溝拍攝,大家不得不抱著遺憾,上車返回賓館,用過早餐之後,已是10:00鍾。
雙橋溝方圓216平方公里,是整個四姑娘山景區景點最集中,面積最大的一處景區,集雪山;溪水;林原;草場衆多美景於一身,是四姑娘山景區的精華,由於溝內現已建成直通溝尾的景區公路,我們所有團員乘坐當地的綠色環保觀光車行駛其間,猶如魚遊綠海,鳥飛莽林,說不出的自然愜意。整個景區海拔在5000米的雪峰有29座,雙橋溝的5大景點:人參果坪,盆景灘,牛棚子,獵人峰,紅杉林都能看到各色美景,讓人不得不感歎“山造奇絕樹造景,水寫晴空雲寫情”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至下午14:00點,大家都已經饑腸轆轤了,細心的導遊已事先在牛棚子一藏民家預定了10多個燒餅,一個餅有一個面盆大小。餅是藏民用犛牛牛奶和在麵粉裏,揉好麵後,直接放進木炭燃燒後剩餘的灰燼中,靠木炭灰燼的餘溫慢慢地把餅烤好。這種烤餅用手掰著吃,香氣撲鼻,甘甜無比,儘管看著不太衛生,但此人間美味,大家都是不會放過的,大餅一會功夫就被瓜分一空,在藏民燒著柴火,煙氣嗆鼻的木屋裏,抑或是在室外飄著雪花的空壩上,大家都端著一碗辣呼呼;熱騰騰的羊雜湯,掰著燒餅,在雪峰下,在溪水邊,盡情享受著生活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人們所不能享受的那份閑情,那份雅致。
按照行程,我們今晚要抵達距離雙橋溝景區118公里的丹巴縣,帶著一絲留念,我們返回了雙橋溝景區的入口處,登上各自的越野車。到丹巴的路況條件不錯,基本上是柏油路,沿著小金川河谷南行,18:30分,我們到達丹巴縣城,在用晚餐時,我和小陳把明天的行程給大家做了介紹:明天一早先拍攝丹巴最有特色的碉樓,然後前往八美,拍攝八美的惠遠寺,之後,專程繞道塔公草原,拍攝塔公草原,塔公寺和雅拉神山,返回八美後,沿川藏北線抵達明晚的住宿點----道孚縣。
晚餐前,事先給小陳交代過:炒菜要不麻;不辣;不鹹;不油四大“戒律”。可當看到旁邊導遊和司機桌上紅豔豔,香噴噴的川菜時,團員中的姚俐如,藍明人夫婦可“不依不饒”了,馬上嚷嚷著要了一盤“麻婆豆腐”,看看他們吃的哪個熱鬧勁,聞著川菜特有的香辣之氣,我不敢吃,可也忍不住口水直流了。晚餐後,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小陳在餐桌旁發現了一個小皮包,因爲和姚俐如是同車,知道是她的包,小陳故弄玄虛的問姚小姐有沒有丟東西,姚小姐還一臉認真的說,沒有啦。當看到自己的皮包後,她嚇了一大跳,裏面有護照等重要證件,我們都開她的玩笑說,“護照丟了,回不了臺灣,只好在高原上放犛牛了。”
一天下來,大家都很累,丹巴的海拔不高,只有2000米左右,洗完澡後,早早休息。
 
10月19日: 丹巴 /八美/塔公草原/八美/道孚 (290 公里)
早上被鬧鐘驚醒,這一覺睡得真好。用過早餐後,車隊出發了,沿著大渡河河谷,在丹巴梭坡這個地方,我們立刻被河對面坡谷景觀所吸引。由於海拔低,降雨較多,傾斜的坡穀上佈滿了紅色;黃色;綠色的植被,在各色樹叢中,一處處碉樓和民居挺立而出。藏民喜歡白色,哈達是白色的,這裏的民居主體部分也是白色的。丹巴的民居之美,是因爲有了碉樓,早在中國唐代,就有記載稱這一帶爲“千碉之國”。這些數十米或百米直高的碉樓至今在丹巴尚遺存相當的數量,形狀從四角形,慢慢向五角;六角;八角形發展功能也隨之增加,建在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關卡部位的稱爲“防禦碉”;專爲土司頭人服務而修建的稱爲“官寨碉”;建在村寨中心用來去邪降魔的八角碉稱爲“風水碉”;還有報警碉,地界碉等等。大渡河河谷傾斜的坡面爲丹巴的碉樓提供了極好的展臺,使一處處碉樓由低向高,錯落有致地展開,互不遮掩。7:40分,當早晨的第一抹陽光從山的右側前方投向一座座碉樓,我們震撼於眼前大自然和人工的完美傑作,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頻頻按下快門了。
在丹巴---八美的途中,很多團員第一次看到有濃厚地方色彩,形式獨特的嘉絨藏寨,藏房建築爲木石結構,房屋梁柱用木頭,牆體多爲當地隨處可見的石片砌成,牆體四方整齊如切,多三層結構,樓頂四周均有小塔,塔上插滿經幡,門窗,屋檐色彩鮮豔。
嘉絨藏區的美在於它的民居,碉樓,還有它淳樸的民風,車隊經過之處,每每有小學生在路邊站立時,小孩子都不約而同有一個統一的動作,那就是向我們敬禮,甚至鞠躬。小孩子頭髮亂糟糟,臉上是高原上孩子特有的高原紅,身上的衣服也有些破爛,好些小孩子腳上拖著一雙露出腳拇指的破鞋子,但他們的眼睛中流露出的是真誠;是純樸;是善良。這些小孩子的舉動是我在其他地方所沒有見過的。在這些地方,人們少了城市過多的欲望,多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
車輪在滾動,風景也在不斷的延伸,12:00,我們到達八美的惠遠寺,這是一座藏在偏僻處而未被衆多遊客獲知的格魯派寺廟,由於少了外界的騷擾,寺廟裏的喇嘛對遊客都非常友善,特別喜歡擺出各種姿勢讓我們拍照。
八美屬於康巴藏區的範圍,進入康區,首先讓我們驚奇的是康巴人----康巴人往往盤頭結辮,掛銀帶金,臉黑亮得如同墨玉,無頭飾者頭帶威武的氊帽,各式腰刀或橫挎或斜插,兩眼看人,目光直且深邃,拒人千里之外,個頭大都在一米八左右,走在路上,象山峰一樣移過來,穩重且嚴峻,一副男人的陽剛之氣,咄咄逼人。而康巴女人則身體健壯,身材婀娜,長長的辮子上一串紅珊瑚早早映入我們的眼簾,風吹銀飾和著略帶野性的爽朗笑聲,很遠就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可以說,康巴男人過來是一座冷峻的山峰,康巴女人過來則是一座金銀的寶庫。
八美是康巴藏區的一個小鎮,我們團隊在路邊的一個小餐館用午餐,老闆是從內地來的,在炒菜的口味上倒也適合我們的口味。因爲下午要到塔公,行程比原計劃多走了近100公里,大家不敢耽誤,匆匆吃過午餐,就驅車趕往塔公草原。塔公草原是距離中心城市最近的草原,海拔高度有3500米,因爲是整個團隊行程中第一個經過的草原,大家都很興奮,上天也許是被我們的虔誠所感動,下午4點多鍾,陽光終於出來了,光線射在塔公寺剛剛修好的金頂上,後方遠處是白雪覆蓋的雅拉神山,寺廟前幾匹犛牛和馬在安詳的吃草,此情此景,大家早就把在高原上動作要慢的告誡抛之腦後,一陣小跑,上到一座小山坡,選准角度,一陣狂拍。天色漸晚,我和小陳再三催促之下,團員才不情願的上車。
從塔公到八美至道孚之間有大松林口和橡皮山兩座山口,聽司機說,大松林口一帶原來有搶匪出沒,我們9台車也不敢大意,一號車還挂上警燈,拉響警報在前面開路,車隊在空無一人的山林中穿行,終於在19:30分抵達道孚,現在回想起來,倒也感覺是徒有一番驚嚇。
晚上住宿的賓館叫香巴拉賓館,賓館如同道孚的民居(藏語中稱“崩科”)一樣,全部用木材修建,賓館只有兩層,整個賓館全是紅色的基調,彩繪絢麗動人,各種宗教圖案精美繁複,賓館不大,我們團隊把整個賓館的標準房間住滿後,還差3間,迫不得已,只好到其他招待所委屈一晚了。高原上4天的跋涉,雖然都有氣喘,雖然早上起床後,鼻腔裏有血塊(因爲高原上空氣非常乾燥),但這麽大的車隊,總體上是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很多團員都認爲已經適應了高原的氣候,慢慢開始忽略了高原上的注意事宜。後來發生的事件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10月20日:道孚/爐霍/甘孜 (252 公里)
想到今天要早一點趕到甘孜,拍攝雅礱江河灣風光和卓達拉雪山的落日,我們6:00就起床了,用早餐的餐廳離賓館還有一段距離,先出來的團員就和我先行到餐廳。
7:30分,小陳在對講機裏告訴我,團員蔡先生(70歲)昨晚在房間洗澡時,熱水突然沒有了,蔡老受涼後,一整晚都在發抖,這會兒,手腳已經不聽使喚了,情況相當不好,他們剛給蔡老穿好衣服,準備送到餐廳後,一起商量處理意見。聽到這消息,我心裏一陣抽搐,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幾分鐘後,小陳和司機一起把蔡先生扶進餐廳,此刻,蔡老連坐到凳子上的動作都不能自己控制了。團隊中卓淑真在醫院工作,馬上給蔡老做了初步的檢查,原因是因爲受涼引起感冒,在高原上,引起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整個團隊的團員一下安靜了,大家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卓淑真給蔡老服過藥,藍明人夫婦立刻開始氣功治療。這時,小陳把我拉到一邊,說,根據旅遊慣例和往日的經驗,蔡老目前的狀況已經不能適合繼續前進了。越往後走,海拔會更高,溫度也會越來越低。如果他本人要堅持繼續隨團前行,必須要他本人簽署保證書,此時,蔡先生的神志是清楚的,當小陳告訴了我們的處理意見後,看得出,蔡先生內心是非常矛盾的,到了“古來稀”年齡的人能夠參加我們這次活動,已經讓人非常佩服,但從身體條件來看,有不允許他前行,猶豫許久後,蔡先生同意返回成都,小陳立馬和當地旅遊局聯繫,著手準備儘快送回成都(道孚離成都只有700餘公里)。團隊剛剛出來,就碰上這種狀況,是我們都不原看到的。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暖暖的陽光照進餐廳,不知是老天被蔡先生的一片苦心所感動,還是神功元氣和藥物控制了病情,抑或是蔡老骨子裏“老夫聊發少年狂”傲氣起了作用,慢慢的,他可以站起來走上幾步了,情況看來開始好轉,於是,我們決定先把蔡老送到當地醫院輸氧氣,然後再作決定。畢竟,蔡先生如果不能夠完成此次香格里拉之行,會抱憾終身的。這時,團員江佩勳主動要求陪同前往醫院。
當地醫院9:00上班,在他們去醫院後,我們所有的團員聚集在餐廳,再次開會強調:在高原上千萬不要感冒;在條件不好的招待所住宿時,不要洗澡;看到好的風景,上下車動作要慢(這條規定,在後面的行程中,團員基本上沒有遵守);各自的護照,相機要保管好。有了這次教訓,我感覺團隊一下變得非常團結,也非常“聽話”了。
10:00鍾,小陳從醫院傳來好消息,蔡老在吸過氧後,已經可以自己走動了,當車回到餐廳,蔡先生正抱著一大袋,坐在車上,在乖乖的吸氧,整個團隊的緊張情緒得到釋放。出發前,小陳給蔡老約法三章:1;在後面的行程中,不允許下車,除非要尿尿,下車時,一定要請司機扶著;2;在身體康復之前,不准洗澡;3;所寫保證書由小陳保管,在離開大陸前,再送回。此刻的蔡老如同小學生聽老師訓話一般,神態乖巧,大家都忍不住相視而笑。
10:30分,車隊往甘孜進發。如果說,我們乘坐越野車穿越大香格里拉之舉是挑戰都市人生命的極限,但在從道孚---甘孜的川藏公路上,首次看到磕長頭前往拉薩朝聖的康巴藏區新徒時,我不禁汗顔,隨後被這種深深植根藏區民衆中的宗教精神所折服。在我們車前方,一隊朝聖者,前面的人在磕長頭,後面的同伴拉著木板車,車上放著他們一路上所需的生活物品。出於對他們的敬佩,團員有人上前發放一些佈施,閒聊中得知,他們是從丹巴出發的,要磕長頭一直磕到拉薩。早就聽人說過,在川藏公路沿線,在偏僻的山間小道上,常年進行著朝聖的人群,他們的成份和動機各異----有喇嘛作爲苦行方式修行的;有替親人的病痛消災的;有爲自己還願的;有去拉薩朝聖的。而康巴地區因爲離聖地拉薩路途遙遠,而成爲藏區最大“朝聖部落”的地方。其實,磕長頭準確地講叫三步一身,意指走三步,磕一個和身體等長的長頭。每天白天上路,只准念經,不准說話。絕大多數信徒希望在一生中至少到拉薩朝佛一次,否則死不瞑目。我們又要出發了,回頭看看苦行的信徒,心中默默爲他們祈禱:一路走好,紮西德勒。
心中一直挂記著不在同一車上的蔡先生,中途,全體團隊停下來“唱歌”的時候,竟然看到蔡老在一棵掛滿金黃樹葉的白樺樹下輕鬆“唱歌”,念叨一聲“菩薩保佑“,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中午在爐霍縣用過午餐,爲趕在落日前到甘孜,我們沒敢過多的停留,翻越一座叫羅鍋梁子的山時,我們看到了進入高原後第一個高原海子---卡莎湖。湖泊就在川藏公路的一處山腳下,從公路往下看,湖水糅合了紅、黃、綠、褐、藍各種色彩,在湖邊一座寺廟金色的屋頂,岸邊深秋時節黃黃的草地,遠處是藍天白雲。我們只能用平日最常用的語言來驚歎:“太美了。”翻過羅鍋梁子,我們車隊拐向南方,因爲在這個方向有雅礱江,在中國西部的橫斷山系中,自西向東排列著6大水流:怒江、瀾滄江、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在甘孜以上算是雅礱江的上游,河流似溫順的嬰兒,在此彙集、吸納。河灣邊一群犛牛和羊在吃草;田地裏的青稞已經收割;白樺樹在秋日的陽光照射下,樹葉一片金黃;藍如靜玉的天上,偶爾能夠看到大雕盤亙的身影。
今晚住的賓館叫金犛牛賓館,是甘孜縣最好的,經歷了在道孚賓館的遭遇,有人開玩笑說,又回到了天堂。
按例,我們在晚餐時,給團員宣佈了明天的行程:明日將前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最後一個縣城---德格縣,中途要翻越有川藏第一天險之稱的雀兒山(埡口海拔高度5050米),考慮到團員的身體條件,德格的賓館條件又非常不錯,因此,我們取消在江達的住宿,在德格多停留一天,並且,從德格到昌都現在不用翻越達瑪拉山了,一天時間可以抵達。
 
10月21日:甘孜/德格     (204 公里)
想到今天要翻雀兒山,心裏難免有點擔憂,6:00就起床了。出發前,約定中午12:00在馬尼干戈集中用午餐,因爲馬尼干戈是川藏北線上重要的分路口,和傳統的食宿點,經馬尼干戈往北可以到達石渠和青海的玉樹,往南則到德格和昌都。中途,在離甘孜縣城28公里的大金寺拍攝後,車隊在11:00左右陸續到達馬尼干戈,在一家名叫玉龍神海的餐館定好餐,馬尼干戈小鎮高原風情十足,頗具西部藏區粗獷、熱烈的氛圍,在餐廳準備午餐的空暇,大家在外面的空地上曬著太陽,嗑嗑瓜子,喝喝茶,身心好不輕鬆。
出馬尼干戈7公里,路邊就是“新路海”,海拔高度4040米,是川藏線上著名的冰蝕湖。新路海藏語叫玉龍拉措意爲“傾心的湖”。湖岸多精美的瑪尼石刻,湖周風光優美,雀兒山主峰絨麥峨紮爲新路海注入了水源。湖尾流出的溪流最後彙入雅礱江。新路海和雀兒山在川藏線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上山前,終年積雪的雀兒山就在我們視野的前方,下午的光線斜斜的照射在山峰上,在山下的草原上,兩個藏族小孩正在草地上放牧,犛牛高昂著頭,尖尖的牛角指向遠處的雪峰。
因爲不知道雀兒山埡口是否有積雪,車之間互相用對講機保持聯繫,前面的車告知後面車輛前方的路況情況,如果從山上有車子下來,要及時通告。車隊上到雀兒山埡口後,看到當地的交通道路局在路邊樹立了一塊很大的標誌牌,上面寫著紅色的大字----雀兒山埡口(海拔5050米),團員紛紛在標誌牌前擺出各種勝利姿勢,拍照留影。回想這些天,我們從成都的海拔500米,四姑娘山的海拔3200米,巴朗山的海拔4400米,直到雀兒山埡口的海拔5050米,每天,我們都在上升,都在超越,都在收穫。就連之前因爲生病而差點被“遣返”的蔡先生這會兒也來了精神,豪氣沖天的說:“我還要去挑戰7000米海拔。”下山的道路儘管都是土路,由於是凍土,路面維護的難度相當大,路面都是坑窪不平,並且彎道特別急,好些路段根本不能夠錯車,萬幸的是,路面沒有積雪,減輕了不少的駕駛難度。
17:00,我們順利抵達德格。德格位於甘孜州西北部雀兒山下的金沙江東岸,縣城四周環山,中間有色曲河穿城而過,海拔高度3240米,德格得名源于曾長期統治該地區的德格土司家族。雀兒山賓館是當地最好的賓館,一下車,賓館的服務員馬上來幫助拿行李,這種待遇可是我們離開成都這麽多天,第一次享受到的,大家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吃晚餐時,小陳還特意多加了幾道菜,以慰勞大家幾天來路途上的辛苦。因爲要在德格住2晚,大家都感覺比較輕鬆,好些團員都準備把換下的髒衣服洗一洗。
 
10月22日: 德格    
今天的重頭戲是拍攝德格印經院。
印經院又稱爲“德格吉祥聚慧院”,創建於西元1729年,享有“藏區三大文化寶庫”之美稱,是中國藏鄉木版印刷的發源地。現仍保留全藏區最齊全精美的刻板和最完美規範的刻經工序,有著“木刻雕版印刷活化石”之美稱。歷史上收藏經版最多時達到30多萬塊,現今保存有21萬餘塊經書刻板和少量佛經畫板,印版字數超過2、5億。說到製造經版,其工序之複雜和做工之細膩超過打磨石版。製作印版的木材是優質的紅樺木,入秋,砍伐剛落葉的紅樺樹,用斧頭順紋路劈成版塊,在用紅樺木屑漚火將版子熏幹,接著把版子放在羊糞中漚一個冬天;來年春天再取出來用水煮、烘乾、刨平,才能雕刻。雕版工按照書法高手所書寫的紙模在版上刻字,刻好後經過四次校改,認爲無誤後放在酥油中浸泡一天,然後取出曬乾,最後用“蘇巴”草根熬水將版子洗淨,一塊經版才算完成。經過上述複雜的工序製成的經版,才能達到字迹清楚準確、經久耐用、久藏不朽。
由於印經院很多經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物,裏面是不允許拍攝的,通過小陳和印經院的協調,印經院的人又聽說我們是來自臺灣的攝影家後,終於破例恩准我們可以在印經院拍照,聽到這一好消息,團員們都歡呼起來。小陳也說,他到德格印經院很多次了,也是第一次有人在裏面拍照。進入印經院,早上的陽光剛好射在院內的經樓上,陣陣頌佛聲傳入耳中,趕快上樓梯進入一經堂,原來是德格印經院的呷拉大活佛正領著弟子們做晨課,我們馬上進入狀態,或蹲、或伏、或站,選好各自的位置,一陣哢嚓聲後,大家都收穫頗多,可冷靜之後,內心裏邊又有一絲不安,我們的舉動是否驚擾了活佛的請修?整整一上午,我們都在印經院裏沿著陡窄的木梯爬上爬下,完全沈迷于印經院裏火熱的印經場面,重重的攝影包壓在身上,卻也絲毫不覺得累,都已經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儘管這是在海拔3420米的高原地區。從印經院出來,又恰巧碰到呷拉大活佛和其弟子益西洛仁在大門口坐著討論經文,於是大家又圍著活佛和他的大弟子一陣猛拍。
對藏族人而言,他們追求宗教的修行和解脫,這也是爲什麽在印經院前有絡繹不絕的轉經信徒的原因,也正是德格印經院的工匠藝術家以一代接一代的默默傳承,才給這個藏在大山深出的寺廟以無量度的才情,才使得它變得神秘而雋永。
中午在餐廳用午餐時,大家還在分享上午的收穫,我這時又宣佈給大家另外的一種享受------午餐後,午睡2小時。聽到這,大家都哄堂大笑,“我們還會享受到這種待遇嗎?”的確,大家在艱苦的條件下,搜尋高原上獨有的美景時,也應該充分享用這難得的片刻安寧。15:30分,我們到格薩爾王的故地遺址之一的龔埡寺,下午的光線不太好,但在一般觀光團隊難以到達的山頂草地上,我們跳起恰恰,充分享受下午的美好時光。
 
10月23日:德格/江達/昌都     (320 公里)
因爲取消了江達的行程,大家6:00就起床,7:00出發。一過德格的金沙江大橋,就開始進入西藏境內。入藏的第一個縣城是江達。江達多山,其中的矮拉山就是我們車隊在整個行程中遇到的最爲危險的一座山,雖然叫矮拉山,但它並不矮(埡口海拔4500米),車隊剛開始爬山,天空就下起了鵝毛大雪,一會兒,整個路面就全被厚厚的雪覆蓋,根本就看不清路在何方,再則,上山擔心山上有車下來而刹不住車,下山時操控不當而車輛側滑。氣芬一下子緊張起來。前面的車通過對講機提醒後面的車一定要控制好車速,我也不斷提醒後面的車跟著前面車的車輪痕迹走,這時,走在1號車位置的梁師傅開玩笑的說,“你們都可以跟著我的車印走,可我前面什麽都看不到,我又跟著誰走?”,剛剛說到這裏,就從對講機傳來壞消息,“3號車在過一個彎道時,沒有控制好,車子側滑到路基下面去了。”驚得我一身冷汗。幸好,3號車在用上四驅後,又重新啓動上了路面,總算是有驚無險。待到小心翼翼下到山腳,我們紛紛下車留影,短短的時間,整個人都成了雪人。對於我們來自臺灣的團員而言,能經歷這次暴風雪,也是一次難得的回憶了。11:00鍾左右,車隊到達江達,江達是我們進入西藏的第一個縣城,縣城很小,也很破舊,我在心裏暗自慶倖,沒有在江達住宿一晚,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裏的條件相當簡陋,且這麽多團員在這裏根本住不下。
由於今年從江達的妥壩至昌都在修路,路段是限時通過,爲了趕上放行時間,在江達用過午餐後,我們有開始趕路了,晚上19:00我們抵達昌都。
昌都位於西藏的東部,是西藏自治區的第二大城市,藏語意思爲“兩江交彙處”,紮曲河和昂曲河在此會合,瀾滄江也由此發端。城市海拔3500米,10月下旬已經是高原上的冬季,陣陣寒意讓我們這群遠方來的遊子感到一絲絲倦怠,晚上在我們住的昌都飯店街對面餐館,喝上一碗用松茸菌、當地土雞和中藥材煨出的瓦罐湯,也算是對多日來的奔波勞累的補償吧。
 
10月24日   昌都/幫達     (140 公里)
早晨在街邊小店品嘗過當地特色的刀削麵、油條、豆漿後,我們驅車來到建於昌都城後山上的強巴林寺。強巴林寺的得名是因爲寺內主供未來佛(即強巴佛)而得名,它是康巴格魯派寺廟中創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寺廟,也是昌都地區的政教中心。來之前就瞭解到,強巴林寺在繪畫、雕刻、金銀器加工在整個藏東地區是非常著名的。寺廟又位於昌都地區的中心,信徒衆多,寺廟前轉經的、煨桑的、磕長頭的讓我們被濃濃的宗教氛圍所包裹。進入寺內,分佈大堂四壁的壁畫和唐卡畫,內容豐富,畫法精湛。因爲是黃教大寺,喇嘛之間的辯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功課,爲體現佛法的威嚴,據說還有專門的鐵棒喇嘛執法,可惜這次沒有看到,但喇嘛之間激烈的辯經倒是爲我們此行的拍攝潤色不少。
在昌都午餐後,我們既啓程前往今天的落腳點------幫達機場。昌都和幫達機場之間的距離有140公里,在午餐時,我就告訴團員,今晚我們將在一個讓我們終身難忘的地方睡上一晚,那就是有世界之最的幫達機場,即,海拔最高(4300米);跑道最長(8KM)和機場離城市最遠。幫達機場修在這一地方實屬不易,我們的車隊進入機場前,受到機場住守的大陸公安嚴格審查,在我們出示了專門辦理的入藏批件後,才獲准進入機場,我們今晚要入住的機場賓館就在機場裏面,由於機場已經沒有航班飛行,整個機場內空空蕩蕩的,所謂的賓館也只有一個經理,一個廚師和兩個服務員,所有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冷”,到了晚上,又停止供電,我和小陳在晚餐時間再三告誡,今晚一定要用上睡袋,以避免晚上溫度過低而造成的熱量流失。團員詹先生由於嚴重的高山反應和寒冷的氣候,一下車,頭暈得幾近虛脫,被我們攙扶著進到房間後,就只能躺在床上吸氧而不能行動了。加上在道孚感冒生病的蔡先生,我心頭只有一個念頭了,“漫漫長夜,無心睡眠了。”
 
10月25日   幫達/左貢     (107 公里)
也許是老天垂憐我們這些不辭辛勞,千里迢迢來這裏朝聖的信者,當我們哈著冷氣,蜷縮著身子鑽出幫達機場賓館的大門時,天空一片湛藍,金色的陽光撒向結滿冰霜的路面,一股股熱氣逐漸溫暖了冷凍一夜的身子。在幫達機場至幫達小鎮短短60多公里的路上,竟然花去我們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因爲在這段路上,我看到了我所見過的最美的草原:牧羊女用高原民族所特有的高亢的嗓音,一邊唱著民歌,一邊趕著一大群白白的羊群從我們身邊走過,;初冬的早晨,一屢薄薄的霧氣纏繞在草原深處群山的腰間;一灣溪水從遠方流了下來,又在我們腳下轉了一個彎,緩慢但又是堅定的流了下去;一老一小兩個藏民,或許是要進行短途的遷移,騎著馬向太陽升起的方向走去。此情此景,讓我對這樣一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熱愛風景的人才會知道,風景深處,是更美麗的風景。和昨日相比,有高山症的詹先生這時也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興奮地換上645相機,不斷變換角度創作作品。團員在草原上獨自留影;同車車友一起合影,一下子殺掉了許多膠片。
在車隊抵達幫達鎮之前,我們又碰上一隊磕長頭到拉薩朝聖的信徒,雖然和我們在道孚遇上的信徒性別不同,年齡不一,但共同的神態,共同的穿著以及目光中透出的和善、堅毅,讓我們這些所爲來自現代社會的人爲之震動。
抵達幫達鎮已是中午,也許草原美景具有治療高原不適症的功效,先前生病的兩位老先生已經完全康復。幫達鎮是川藏公路南北兩條線的交叉點,鎮很小,只有零星幾家小吃店。
我們在路邊小店午餐時,一隊大陸軍隊的軍車從拉薩的八宿方向開來,粗略數了一下,竟有80多台之多,司機們都“哀歎”:“後面的行程慘了。”一問原因才知,大陸軍隊的軍車都是同時出發,時速保持在40碼以內,而後面我們要經過的芒康、巴塘地段都在修路,根本無法超車,跟在軍車車隊後面,猛吞灰塵是必然了。好在這隊軍車當天停住幫達兵站,因此,在前往左貢的路上,到也是一路順風。下午的光線太強,我們也就沒有過多的停留,16:00,團隊到達左貢縣城。當地最大的賓館叫左貢賓館,帶衛生間的房間只有10間,其餘都是沒有衛生間的普通房間,萬般無奈,最後決定抓鬮決定房間,這種決定如果換在前面幾天,也許會引來衆多爭議,經過10天來環境的磨礪,團員都能夠互相理解,多了一份寬容,晚上,我們第一次在高原上吃了一頓火鍋,鍋中美美的雞肉,至今還讓人回味。
 
10月26日   左貢/芒康     (170 公里)
左貢---芒康的整個路段穿行在瀾滄江峽谷地段,處於高寒地帶的群山光禿禿的沒有一絲綠色,而在較爲平坦的低地上,偶爾有少數村落散佈其間,在整個行程中,也只有這一段能拍攝到瀾滄江峽穀特有的峽穀綠洲風光,在以往帶團隊攝影時,有團員抱怨沒有好的風光可以拍攝,但我認爲,好的風光是需要我們去發現,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之情在於我們怎樣去反映。16:30抵達芒康。芒康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交叉點,縣城的規模較之左貢大很多,住宿的康盛賓館條件也是不錯。但畢竟是大陸西部很落後的地方,又是高原,這裏自然生活形態和現代的物質精神生活還有很大的差距。高原上早晚的氣溫差異很大,太陽一落山,氣溫就陡然下降,晚上只好在房間整理10天以來的收穫了。
 
10月27日   芒康/巴塘     (93公里)
今天的行程不長,但事先已經知道,其中有一段路正在修路,路面非常糟糕。離開芒康後,開始都很順利,天氣也很好,陽光從雪山後面冉冉升起,騰起萬丈金光,昨晚大家都休息得很好,一上車,就開始通過對講機說笑起來,誰也沒有預料到後面發生的事件差點耽誤了我們整個團隊的行程。
出芒康就開始爬山,早上的陽光又恰恰逆光射向我們的車窗,每次轉過一道山梁,經過我們常說的陰陽坡時,視力所見的只是一片金光,完全看不見前面的道路,正準備提醒後來的車輛,就從對講機裏傳來急促的喊話,“8號車撞上了路中間的一塊大石頭,傳動軸嚴重受損。”我們馬上掉頭回去,一看,車子已經停在路邊,開車的司機很沮喪的蹲在地上,另外幾個司機正在幫助拆下損壞的傳動軸。出現這種狀況,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拖累整個行程。在這裏,我要再次感謝我們的團員,在團隊遇上困難時,他們沒有一句怨言,是他們的仁厚和無私,幫助我們度過了難關。車壞掉了,就一定要修好,司機們在一起商量之後,決定回離我們最近的芒康縣城找零件和修理廠,留下9號車在原地等候增援,其餘6台車則繼續前行,約定在前面一個叫日永溫泉的地方等候。當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當小陳和8號、9號車的司機滿身塵土,神態疲倦的出現在巴塘金粱賓館的門口時,所有團員都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千言萬語都融入在一片掌聲中。晚餐時,團員張教授發表了一番沁人肺腑的講話,他說:“在中國的國畫中,講究‘留白’,在人的一生中,很多事情是有得也有失,我們的行程中遇到的事情也是一樣,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順心,記憶中留下一點遺憾,也是一種人生回味,這次到香格里拉攝影,在拍到作品的同時,也是一次人生悟道。”當團員陳先生把團員自發捐獻的800元人民幣現金交到8號車司機手上時,所有團員熱烈鼓掌,患難中所體現的真情讓人感動不已。
 
10月28日   巴塘/理塘     (230公里)
由於全程在修路,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中午在一個叫措拉鄉的地方吃飯時,團員董小姐告訴我,她的護照丟在巴塘的賓館裏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萬幸的是,小陳在和巴塘賓館聯繫之後,賓館方告知,護照被服務員撿到了,並且還答應租車送到今晚我們將要住的理塘高原明珠酒店。
這一耽誤,在幫達看到的軍車車隊超過我們,在下午的行程中,開始上演了艱難的超車比賽。我們所遇到的軍車都是大型的卡車,川藏公路是大陸所有道路中最難走的公路,常年的滑坡、泥石流加上高原凍土,路面很難得到好的維護,很多路段只能單車通過,要在這樣的道路上超車,其困難的程度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後來有團員說,他們的車超過了50多台軍車。不過,看到我所拍攝到的長長的車隊翻越陡峭的山路,卷起滾滾塵煙的照片,而這樣的作品非常難得,我們所受的苦也值了。
太陽落山時,我們到達有“世界高城”之稱的理塘(海拔4200米),當天晚上,縣城停電,晚上的氣溫降到了零下5℃左右,到房間外稍稍站一下,也會覺得寒冷刺骨。後來聽小陳說,巴塘金粱賓館派專人和司機一道,在晚上23:00才到達理塘,因爲巴塘的海拔要低很多,溫度也要高出理塘很多,金粱賓館的工作人員和司機穿的很少,小陳見到他們時,兩人凍得發抖。賓館的工作人員還強調說,因爲害怕司機路上把護照又搞丟,他才專門隨車前來,路上一直把護照放在貼身的口袋裏。10多天來,每天所發生的事情都在讓我感動。再次謝謝巴塘的康巴漢子。
 
10月29日   理塘 /稻城    (148公里)
理塘是從川藏南線進入稻城亞丁的必經之地,除了有“世界高城”的名號外,理塘還以縣城後面山腳下的長青春科爾寺而名震康南地區。長青春科爾寺是少數幾個可授予僧人“格西”學位的大寺(格西學位在藏傳佛教中僧人的學位分幾級,相當於學士、碩士、博士)。同時,寺廟還是康南地區的宗教中心。
隨著稻城亞丁旅遊的開發,近年,從理塘至稻城的公路已經修得很好,但如果想中途吃午飯,就千萬不要錯過一個地方---無梁閣,走過稻城的人都知道,它的名氣來源於在這個地方,你可以品嘗到高原上所特有的裂腹魚(又名冷水魚),魚的肚皮上有一道非常明顯的痕迹,好象肚皮裂開了一樣,是生活在高寒水域中的一種魚類,肉質特別鮮美。據說,在距此地幾百公里的康定縣城,這種魚可以賣到400多塊人民幣1KG。
稻城亞丁此次香格里拉之行的重頭戲,今晚我們住在稻城縣城,明早在奔赴離縣城110公里的亞丁景區。考慮到明後兩天在亞丁景區的食宿條件相當艱苦,我們在前幾天,就和稻城的香格里拉餐廳老闆聯繫,爲我們專門買了一頭高原寒羊,燉好四鍋羊肉湯,讓我們好好補了一下。
 
10月30日   稻城/亞丁    (110公里)
經過15天的長途跋涉,今天,我們終於要投入此次香格里拉之行的靈魂---稻城亞丁的懷抱中去,在半個世紀前,著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爲美國《國家地理》寫的文章中第一次把貢嘎嶺----今天所說的稻城亞丁三座神山,介紹給世界。三座神山藏語叫做:念青貢嘎日松貢布,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聖地中排名第十一位,西元8世紀,蓮花生大師爲貢嘎日松貢布開光,以佛教中伏魔除妖的三位一體菩薩既觀音,文殊,金剛手,分別爲三座雪山命名。亞丁自然保護區方圓千餘平方公里,主體部分由三座呈“品”形的山隔開。遠眺北峰“仙乃日”(意爲觀世音菩薩,海拔6032M),南峰“央邁勇”( 意爲文殊菩薩,海拔5958M),東峰“夏諾多吉”( 意爲金剛手菩薩,海拔5958M)。當年約瑟夫.洛克是這樣描寫的:“仙乃日不愧是西藏菩薩的淨土,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白色的活佛禪定時坐的法座。”“萬裏無雲,眼前聳立著舉世無雙的金字塔形的央邁勇,它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山峰。”
一山有四季,四季景不同。每次到亞丁,都會被亞丁的神韻所迷到。轉過山彎,仙乃日雪山屹立在我們前方時,我都會被深深的震撼。下午16:00,到達亞丁景區管理處,前方已經無公路可以通行,唯一的代步工具是當地藏民提供的馬騾,從風景區管理處騎馬40分鐘,就到達今晚我們要住宿的第一站---沖古寺營地,所謂的營地,就是沖古寺的喇嘛用木板、塑膠薄膜搭建的很簡陋的小木屋,裏面是一通大通鋪,鋪上放了一些毛毯,每間小木屋要睡上9-20人不等。剛到沖古寺營地,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我們到了一個充滿原始風味的部落社會。整個營地很小,就建在仙乃日雪山的山腳下,大家對亞丁的美景神往已久,一到營地,就四下散開,開始去圓夢他們心中的香格里拉。在暮色壓頂的時刻,最後一抹陽光射在夏諾多吉雪山的山頂,整座山峰被染成了一座金山,團員在夏諾多吉和仙乃日神山腳下來回徘徊,虔誠而有急迫的去搜索那一瞬間留給我們的美麗,那裏純淨得讓人沒有一絲雜念。月亮升起來了,冷冷的月光射在仙乃日雪峰上,顯得月亮也特別的清涼,天黑了,四下一片寂靜,定一定被震撼的靈魂,讓人不敢相信世界上還有如此絕美的地方。
晚飯時,小陳提出建議,原計劃明日在更高海拔的央邁勇營地(4250米)住宿一晚,因爲山上一到晚上,氣溫會急劇下降,還會刮很大的風,央邁勇營地沒有小木屋,全是臨時搭好的帳篷,據從山上下來的其他遊客說,早上起來,被套上都會結上一層冰霜,條件會很惡劣,是否考慮明晚撤回稻城住宿。大家討論之後,也擔心安全,畢竟,出門在外,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就決定在明天早上騎馬上到央邁勇雪山下,拍攝央邁勇雪山後,返回亞丁風景管理區,然後開車回到稻城縣城住。當晚,我們27人分成三批,住在各自的小木屋裏,小木屋裏整夜的咳嗽聲、鼾聲、輾轉反側聲,可以說是此起彼伏,相信絕大部分團員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不眠之夜。這裏的原始,這裏的自然,這裏極端貧乏的物質生活和我們在臺灣的現代生活相比,反差是那樣的強烈,但在我們的人生軌迹中,有了這樣的經歷,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10月31日   亞丁/稻城    (110公里)
    一夜幾乎未眠,不如早早從睡袋中爬出來,扛上腳架,去拍攝仙乃日和夏諾多吉的晨曦。當太陽的第一縷光線露出來,映在亞丁的兩座雪山的山峰上時,我們被驚呆了,可以說是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映照在我們的鏡頭裏面,太陽慢慢升起來,光、影舒舒展展的納入細密,雪山、溪流、小木屋、吃草的馬兒、各色的樹木都在此刻幻化成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讓人的每一屢筋肉都想跳動。
   從沖古寺營地騎馬到央邁勇雪山需要2個小時,沿途都是窄窄的馬道,越往上走,氣溫越低,有些路面都結有一層薄冰,好幾次,我乘的馬都差點馬失前蹄。金字塔形的央邁勇雪山,是亞丁三座雪山中最有氣勢的,很多攝影家爲拍攝一幅央邁勇雪山的作品,可以在亞丁住上一個多月。雪山常常被雲霧遮住,不容易看到整座山的全貌,我們此行,運氣可以說是非常的好,每天都是藍天白雲,陽光明媚。今天,央邁勇雪山同樣用它博大的胸懷擁抱我們的到來,由於氣候的原因和安全的考慮,沒有在央邁勇營地住宿一晚,不能拍攝到央邁勇雪山的日出和日落,多少讓我們有些許的遺憾,香格里拉---亞丁的美麗吸引我們堅持來到這裏,但真正進入神山的懷抱後,任何多餘的語言描述已經顯得不那麽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感受,用鏡頭去記錄這三座最聖潔的雪山,7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探險家洛克也許完全沒有想到,他筆下的那世外神山的奇幻境界,已經演化成後人的神遊之地,世外桃源、伊甸樂園、絕塵淨域,這是後來人對香格里拉的理解。那樣的境界,會讓我們在腦海中留下我們所看到的亞丁,一直到永恒,亞丁,我們還會再來。
 
11月1日   稻城/鄉城    (110公里)
從稻城亞丁出來,已經感覺拍盡了人世間的至美景色,對美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我們喜歡這裏的一切,是因爲她淳美忠厚,在這裏,人與地、與水、與樹、與天、與神,共爲一體。
稻城至鄉城的路途不長,中午時分就抵達鄉城的香巴拉民族大酒店。鄉城是藏語“卡稱”的音譯,意爲“手中的佛珠。它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的西南部,東於稻城亞丁接壤,南鄰雲南中甸,西靠得榮和巴塘,有康巴江南之稱。縣城以當地特色的白藏房而較有名氣。下午,到當地最大的寺廟桑披寺拍攝,也小有收穫。
 
11月2日   鄉城 /德欽   (400公里)
從鄉城經四川省境內最後一座縣城---得榮,既進入雲南省境內,過金沙江大橋後,站在白芒雪山山腰,俯視金沙江第一灣,得榮的山峰像小島一樣鑲入雲南境內,金沙江水則如碧綠的絲帶般,圍繞得榮完美的錐形山體轉了一個∪形的大灣。在這裏,我們面對在橫斷山區磨礪的金沙江,面對孕育了長江的雄沈博大,偉力無窮的金沙江,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至柔至堅。
到德欽的目的,是爲了梅裏雪山,沿大陸的214國道進入德欽縣,一系列雄偉的白色巨大山系撲面而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列山峰統稱爲梅裏雪山,又稱“太子十三峰”,包含“念吉母”,“五冠峰”和“卡瓦格博”等。我們計劃在明天早上去拍攝梅裏13峰。
 
11月3日   德欽/中甸   (184公里)
一大早,前往飛來石拍攝梅裏13峰,在晨曦中,一層薄霧從瀾滄江峽谷升起,給一座座高聳的金色雪峰獻上了潔白的哈達。橫空出世的最高峰—卡瓦格博和它高貴而清秀的妻子---念旨母峰遙相呼應,配合5;6月份高原上盛開的杜鵑花爲前景,構成一幅完美的作品。早上的拍攝,可以算是我們爲此次大香格里拉的攝影收了一個結尾。
隨著從德欽至中甸,中甸到麗江,麗江飛昆明,最後在11月7號返回臺灣,後面的中甸縣,有香格里拉縣的稱號,麗江有極負盛名的大研古鎮,但每年百萬人次的造訪,賓館林立的街道,使得它們有了太多的都市味。
我們又將一步步返回現代都市,再也用不著受高原氧氣含量少的困擾;再也不用忍受住木屋、睡通鋪的痛苦;再也不會有翻雪山時顛簸。再回首,心中有許多的感慨,許多的思戀。回首我們所經過的那些都市人罕至的地方,它神秘得像寓言,抽象得像夢境,在那些地方存在著一種超越宗教的感悟,在那些地方,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與清寒相伴隨,當跋涉千山萬水,當塵世萬千繁華洗盡,香格里拉已經幻化成人們對美好家園最純淨的向往與印證,也更堅定了我們的夢想和憧憬。
香格里拉並不遙遠,我們還會再來!

 
     
   
     

版權宣告 本網站之影像與內文,其著作權皆為台北攝影學會所擁有,非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出版。請求內容授權,請與我們聯繫!photo.tpe@msa.hinet.net

台北攝影學會 電話:(02)2542-9968  傳真:(02)2542-9965 陳小姐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164